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6:21:00
4月20日,我国首次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规章完全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鲲龙”AG600在京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证明了其设计符合适航标准,标志着AG600飞机研制取得圆满成功,获得了进入市场的“准入证”。
自主研制、全球最大
AG600取得进入市场的“准入证”
AG600飞机是为满足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迫切需要而研制的重大航空装备,是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
它同时具备飞机和船的特征,能上天、能入海,最大起飞重量60吨,可载水12吨,最小平飞速度每小时220千米,最大实用航程达到4500千米,可以灵活执行灭火、物资转送、通信中继等多种任务,是一个多用途的大型航空装备平台。
AG600此次取得的型号合格证主要用于证明航空器的设计符合适航标准,可以理解为通过了“毕业考试”,取得了“毕业证”。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民航法相关规定,航空器必须取得适航证才能投入运行。在获颁型号合格证(TC)后,AG600还需要获取生产许可证(PC)和单机适航证(AC),在交付给最终用户后还需要对用户开展人员培训、维修培训等方面的工作,确保航空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AG600飞机研制节点
2009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正式立项启动AG600项目。
2012年,AG600飞机提出型号合格证(TC)申请。
2016年,总装下线。
2017年12月24日,在珠海实现陆上首飞,迈出国产大飞机“水陆两栖”的第一步。
2018年10月20日,在湖北荆门完成水上首飞。
2020年7月26日,于山东青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
2023年6月,具备执行灭火任务能力。
2024年7月,获得首个型号检查核准书。
2025年2月,全面完成审定试飞。
AG600飞机的成功研制,填补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战略空白,使我国具备了自主研发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技术和工业能力,实现了我国民机产业发展在大型特种用途飞机领域的历史性跨越。
山东助力AG600迎浪腾空
在AG600的研制历程中,活跃着不少山东“身影”。
· 海上首飞关键地点
2020年7月26日,AG600在山东青岛团岛附近海域成功完成海上首飞,并从日照山字河机场起飞执行任务。此次首飞验证了飞机在海洋环境下的适航性,为后续开展海上科研试飞,测试飞机海上抗浪性、操控特性、结构与系统的工作特性提供了重要数据。
· 提供试飞支持
山东日照、青岛等地为试飞提供了空域、机场和海域支持。
· 供应关键配件
烟台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是AG600飞机紧固件的配套单位。自AG600型号研制开始,该公司为AG600完成了超大直径规格、超高强度紧固件的开发、研制及验证工作,满足了型号配套任务需求。
因此,山东既是AG600海上试飞的核心试验场,也是其供应链的重要参与方,尤其在材料技术和试飞环节发挥了关键作用。
对于此次“毕业”,AG600系列总设计师黄领才透露:“这款飞机未来从型号的系列化和谱系化上,我们都有相应的一些策划,还会在其他领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比如物资和人员的运送、海洋地形的探测,或者船舶发生火灾后飞机快速抵达执行相应的灭火任务。”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央视军事
(大众新闻编辑 叶彤 整合 策划 李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