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0:54:00
来源:新华社
“来了来了!一二三,看镜头!”春日的午后,“咔咔咔”的快门声淹没在民航客机降落的轰鸣声中,在厦门市湖里区殿前街道的清水宫前,游客趁着飞机降落,抓拍下自己徜徉在闽南古厝间“指着大飞机”的一瞬。去厦门“拍飞机”,正在年轻人群体中掀起一股新潮流。
作为全国最繁忙的民用机场之一,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紧邻市中心,这也使机场周边地区成为众多摄影爱好者的“打卡点”。在社交平台上展示的作品中,或是大飞机在城市楼宇间穿梭的“现代+现代”组合,或是红砖白石的闽南古厝间猛然掠过的“传统+现代”组合,无不体现拍飞机的人们的独到视角。
一些拍飞机的“打卡点”设置了专门的画框,供市民游客拍摄使用。新华社记者 颜之宏 摄
在人群中,不少人都拖着行李箱,他们将拍飞机作为厦门之行的最后一站。“我们是下午一点的飞机,今天上午的行程就是跟大飞机合影。”临近中午11点,来自安徽的李女士和朋友们坐在嘉禾路中埔天桥点位的绿地上,一遍又一遍地拍摄与飞机降落的同框照。这里是高崎机场跑道的尽头,飞机降落的分毫细节都能被轻易捕获。
还有一些人,到厦门只做拍飞机这一件事。在花屿悦海园的“漫步云端”观景平台上,一位携带专业设备的摄影师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次是专程过来拍飞机的。”来自重庆的教师孙先生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来厦门,为了来拍飞机,他还专门做了攻略,利用四天时间“转战”多个“打卡点”拍摄。在这个点位上,能够近距离欣赏高崎国际机场内的飞机起降,当地工作人员还贴心准备了定制相框,用于市民游客与起降飞机合影。
孙先生正在花屿悦海园的“漫步云端”观景平台上拍摄飞机。新华社记者 颜之宏 摄
对年轻人而言,拍飞机主要提供的是“情绪价值”。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年轻人来厦门拍飞机是受到社交平台的启发,每一张图片、每一条短视频都蕴藏了拍摄者的巧思。
“‘朋友圈摄影大赛’的这个冠军,肯定是我了呀。”在朝天宫摄影打卡点,一句吴侬软语从人群中飘出,吸引了诸多打卡者的关注。查风向、等飞机、凹造型、调滤镜……拍飞机的年轻人一套操作行云流水,甚至还把常年看护古厝的老人“带”成了摄影高手。在这里,闽南古厝别具一格的红砖白石与起降的飞机同框,勾勒出一幅“传统+现代”的融合画卷。
根据厦门市湖里区殿前街道的估算,2024年全年,清水宫、朝天宫、花屿悦海园、嘉禾路中埔天桥周边绿地等四个最佳打卡点共接待了数十万名来拍飞机的市民游客。
为了接住“拍飞机”这波“流量”,厦门当地也是摩拳擦掌。“我们在微信公众号上专门做了打卡攻略,哪里能安全拍摄又‘出片’,哪里拍出来有格调,都在攻略里了。”湖里区殿前街道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不仅在线上为慕名而来的网友制作了“打卡攻略”,还协调在线下有条件的点位提供免费停车、“飞机轨迹预报”等服务。
(来源:新华社记者 颜之宏;策划:孙闻、李欢;视频:黄永彬、叶鑫洋;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福建分社联合制作)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