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章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田刚印入主吉峰科技 押注“低空+农机”市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03:26:00    

本报记者 黄永旭 北京报道

停牌一周,吉峰三农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峰科技”,300022.SZ)完成了控制权变更。田刚印成为新任掌门,而让公司恢复盈利,则是上任后的首要考验。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4月10日,吉峰科技发布了 2024 年度业绩报告,公司净利润再度下降,由盈转亏。财报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都有明显增多,加大了盈利压力。次日,吉峰科技公告筹划控制权变更事宜,并宣布停牌。

此次控制权变更中,新任实控人或将拓展公司业务线至无人机农业领域。对于上年度相关费用变化,吉峰科技证券事务代表称:“管理费用主要就是当时终止股权激励的费用支出。销售费用增长是因为,农机市场现在竞争比较激烈,公司在营销推广事项产生的费用。公司控制权变更后的业务布局等事宜,以公司披露信息为准。”

控制权易主

吉峰科技是我国农机流通连锁行业头部企业,主营业务包括农机连锁销售服务板块、高端特色农机研发制造板块两部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吉峰科技盈利空间逐步受到挤压,长期在盈亏边缘游走。

4月10日,吉峰科技公布了2024年度报告,如此前业绩预告所言,全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081.28万元,公司脱离了前三年盈利状态,转而进入亏损。

正在市场探究其业绩表现之时,次日,公司放出控制权变更和停牌消息,引发热烈关注和议论。4月11日,吉峰科技宣布停牌:“公司控股股东四川特驱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驱教育’)因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中途经过一次延期复牌后,4月18日,吉峰科技宣布复牌。前后一周时间,吉峰科技完成了控制权变更,特驱教育不再是控股股东。而具有“低空经济”、无人机背景的田刚印入主吉峰科技,在股份转让完成后,将成为公司新任实际控制人。

公告显示,4月16日,公司控股股东特驱教育和四川五月花拓展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展公司”)与安徽澜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澜石”)及汪辉武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协议约定拓展公司将其持有的吉峰科技72356792股股份依法转让给安徽澜石。同时,拓展公司与湖北尚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代表其管理的“尚旌业问盈沣一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盈沣一期”)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协议约定拓展公司将其持有的24761443股股份依法转让给盈沣一期。

记者梳理看到,在转让前,特驱教育持有股份占吉峰科技总股本的14.64%,拓展公司持有股份占总股本的5.01%。完成上述两项股份转让后,特驱教育及拓展公司合计剩余持有 24486573 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95%,这也意味着特驱教育正式退出公司控股股东位置。

此外,为了完成安徽澜石对吉峰科技的控股,盈沣一期充当了一次搭桥人,其将拓展公司转让而来的全部股份,通过委托交由安徽澜石行使表决权。故而,安徽澜石方能在股权变更中,具有控股地位。

按照其签署转让、委托等协议,安徽澜石将取得吉峰科技72356792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4.64%)及24761443 股股份(占总股本的5.01%)所对应的表决权,合计控制吉峰科技 97118235 股(占总股本的19.65%)所对应的表决权。此后,安徽澜石将成为吉峰科技的控股股东。

当然,配合安徽澜石巩固对吉峰科技的控股地位,吉峰科技一方面终止了 2024 年对汪辉武的定向增发,另一方面又启动了 2025 年定向增发。安徽澜石拟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吉峰科技向特定对象发行的新股。

公告显示,吉峰科技此次定增发行价格为5.66元/股,发行股份为1.08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为6.12亿元,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4月16 日,吉峰科技已同安徽澜石签订《股份认购协议》,在此次发行完成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导致股本数量变动的情况下,按照拟发行股数计算,安徽澜石将直接持有吉峰科技 1.8 亿股股份,占上市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 29.96%。

净利润转亏

当前,国内农机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利润空间进一步承压。近两年,吉峰科技加大对外投资,加大布局新业务力度,谋求在新领域获利。

2024年,吉峰科技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7.09亿元,同比增长2.24%;但归属净利润为-3081.28万元,同比下降283.36%;扣非净利润为-2078.87万元,同比下降 260.48%。总营收略有增长,但净利润的持续下降,也让公司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回看2023年财报,吉峰科技整体经营表现良好,实现营业收入26.50亿元,归母净利润1680.4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46%;扣非净利润1295.3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60%。

通过数据对比,2024年吉峰科技的全年营收同比微涨,但净利润方面,则是相去甚远。从 2023 年度净利润盈利,且同比增长势头迅猛,到 2024 年转亏,而且净利润同比暴跌。

另外,2024年报显示,吉峰科技全年营业总成本为26.8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5.57亿元增长5.13%。其余各项费用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增长,财务费用有所下降。其中,销售费用为2.11亿元,较2023年的1.96亿元增长7.81%;管理费用为1.09 亿元,较2023年的 0.96 亿元增长14.10%。

连续两年间,公司业绩表现差异巨大,其中究竟有哪些原委?

吉峰科技对经营业绩变动,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玉米播种机行业市场需求短期疲软、竞争加剧。玉米播种机行业竞争加剧,各大品牌相互挤占市场,再叠加玉米粮食价格低迷,使得用户购机意愿不强、更新换代延迟,进而导致公司制造板块子公司的经营业绩与2023年同期相比出现下滑,对公司整体业绩造成一定影响。二是终止股权激励计划,加速确认股份支付费用。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全部已授予股票期权的注销以及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导致公司在报告期内加速确认股权激励计划剩余期限内的股份支付费用,本报告期摊销的股份支付费用相比2023年同期有所增加,进一步影响了公司业绩。

但记者注意到,两年间,吉峰科技在拓展新业务,抢占乡村建设项目及“专精特新”、高新特色农机业务市场过程中,出现多笔新增投资。截至 2024年11月下旬,吉峰科技连续12个月对外投资11项,累计投资金额超过1500万元,确认股份支付费用的增加,进一步加大了盈利压力。

从收入构成来看,公司的主营产品是农机流通、农机制造、载货汽车。其中收入以农机流通为主,2024年实现营收25.01亿元,同比上升3.87%,占营业总收入的92.33%。农机制造实现营收1.59亿元,同比下降3.90%,占营业总收入的5.88%。

作为吉峰科技“两条腿”之一的高端特色农机研发制造板块,在行业内具备多种技术优势,然而在经营贡献上,却拖累了公司业绩。按照公司介绍,受玉米市场价格下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该板块业绩出现大幅下降。

新瓶装新酒

经历了停牌和控制权变更,田刚印即将作为吉峰科技的掌舵人,由于其自身背景,吉峰科技如何走好未来发展之路,引发多方关注和猜测。

4月3日,上述安徽澜石正式成立,而其控股公司为安徽初朴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过股权穿透,田刚印即是安徽澜石的实控人。而田刚印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即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飞机”)的创始人、实控人。

资料显示,联合飞机是工信部授予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承担了我国首个无人直升机型号研制任务,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无人直升机行业标准。而且已在北京、深圳、安徽、陕西、甘肃等地实现产业体系布局,并且在农业领域研发了诸多飞行产品。

4月21日,吉峰科技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时称,早期无人机主要用于植保作业,替代传统人工喷雾器,尤其在南方丘陵地带,其路线规划能力完美适配复杂地形,显著提升了农药喷洒效率。随着技术演进,无人机功能逐步拓展,从单一植保延伸到液态肥播撒、农业巡查等。在规模化种植区,无人机可以定期巡航监测病虫害、干旱等异常情况。在丘陵山地等交通不便区域,无人机更衍生出物资吊运功能,可运送农资、工具乃至生活物资,这种创新应用极大拓展了无人机的使用场景。

综上,联合飞机无疑是国家低空经济领域、无人机产业的头部企业,而且在农业市场方面,具备优势明显的产品矩阵。此次,安徽澜石完成对吉峰科技的控股,也释放出联合飞机的无人机优势与吉峰科技农机连锁优势强强联合的信号,未来将瞄准“低空+农业”的市场。

完成股权变更后,安徽澜石明确表示,吉峰科技将迎来业务调整。“在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在未来12个月内,联合飞机拟与吉峰科技开展业务合作,帮助吉峰科技做大做强农业无人机销售及服务等业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