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8:14:00
自上汽乘用车启动架构改革、人员调整后,关于子品牌MG的定位、未来发展规划备受外界关注。4月12日,于2024年底就任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的周钘首次接受媒体采访,他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MG将加速“电智化”转型,坚持国内、国际两条腿发展,并坚定“年轻、风尚、智趣”的品牌定位。
周钘坦言,目前MG的销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国内市场声量较弱。对此,MG将坚持长期主义,预计两年内推出8款新车,包括搭载半固态电池的MG4、全新双门纯电跑车Cyberster、方盒子车型Cyber X等。智能网联方面,MG将与OPPO深化合作,用人工智能提升车内座舱体验。
同时,他也表示,MG会坚持燃油、新能源双线发展,短期内不会放弃燃油车。
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钘。 受访者供图
国内销量仍有提升空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新京报贝壳财经:MG在全球市场有一定竞争力,但在国内似乎仍有提升空间,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周钘:MG预计今年5月在全球市场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
2024年,虽然有关税压力,但MG在欧洲销量仍达到了24.34万辆,在中国汽车出口欧洲的车辆中占比近70%。
在国内市场,我们的销量仍有提升空间。虽然3月销量达到1万辆,但整体声量还比较弱。目前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也比较少。基于长期主义,我认为MG现在有3个“敌人”。
第一是预期,MG现在国内市场的声量相对来说比较单薄,应如何管理预期?第二是如何践行长期主义,我们2年将推出8款新车,但多数在2026年才会与消费者见面,今年我们要怎么做?第三是自己,我们到底是谁?今年年初我在微博进行了调研,一位汽车媒体人认为MG没有竞品,说明MG体量还是太小。所以,我认为MG当前面临的最大“敌人”是自己。MG能不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此外,品牌建设始终是重要的。其意味着溢价空间,也意味着消费者的青睐,MG团队会不遗余力去做好品牌,之后要考虑如何获得流量。过去行业内可以通过别出心裁的营销事件获得流量,但现在越来越难。如何通过优质产品实现流量转化,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坚持燃油+新能源双线发展,短期内不放弃燃油车
新京报贝壳财经:MG的定位是什么?
周钘:团队年初对用户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品牌专项调研,受访者一致认可MG的品牌形象是“年轻、风尚、智趣”。未来,MG也会加强产品带给用户的操控感、科技感和体验惊喜。
MG是上汽集团最有年轻感的品牌,如果要在国内成为主流品牌,还是要用年轻化的手段推动发展,小米、领克在年轻化方面的成功做法也值得学习。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们的渠道布局如何?
周钘:2024年MG在国内布局了约250家渠道触点,2025年将新增150家,目标向400家迈进。全球市场,已累计进入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京报贝壳财经:MG目前产品线仍以燃油车为主,后续会进行战略调整吗?
周钘:MG会坚持燃油、新能源双线发展。在国内市场,会考虑加速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投放;在海外市场,燃油车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数据分析,MG5、MG6、MG7等燃油车型在国内外的销量都有不错的表现。由于全球电动化发展速度不像原来预测那么快,燃油车仍有一定市场,短期我们不会放弃燃油车。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昊天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