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章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坚持“两个结合”,以艺术守正创新赓续中华文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5:17:00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奋进号角。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文明绵延亘古亘今。广袤的中华大地,孕育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涵养着历久弥新的中华文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更是当代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文脉赓续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文学艺术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和强大优势。这就要求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特点,用文艺的形式汲古润今、推陈出新,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彰显其感召力。

  新时代文艺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灿烂的文明和悠久的文脉中开掘资源、汲取营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实现面向未来的创造。图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 中新社发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鲜明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命题,标志着党的理论创造性、文化主体性、精神独立性实现了新的升华。立足新时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广大文艺工作者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守正创新的辩证法,通过传统之思为时代赋形,推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长安三万里》以美学精神对接文化经典,有力推动了传统与现代链接、民族与世界对话;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凭借人文与科技交相辉映、历史与时代深度贯通而破层出圈、圈粉无数,成就了不同凡响的文化盛宴;舞台艺术作品《只此青绿》、《新龙门客栈》将中华文化的艺术价值与时代风尚的审美潮流紧密结合,持续兴起国风热潮,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更为动人的艺术韵味和时代美感,为助力赓续中华文脉贡献了文艺力量。

  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要以更充沛的艺术创新增添文化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源泉。如何扛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以新思路、新机制、新形式创造出更多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精品力作,是文联组织必须答出高分的时代问卷。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两个结合”,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进一步增强文化传承创新的自觉性主动性,在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坐标中汲取创作灵感,谋划选题取材,提炼表达手法,在舞台上、镜头里、笔墨中把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呈现给人民、展示给世界、传之于后世。中国文联将推进实施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作工程,以及“名家传艺”、“扶青计划”、“艺苑撷英”等重点项目,把握“传统”与“时尚”的张力,努力打造熔铸古今、日新又新、气韵生动,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所喜爱的文质兼美之作,在进一步激发中国百姓的审美基因、文化基因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图景,用艺术方式把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用更多植根中华文化沃土、饱含时代气息的优秀文艺创作成果,续写中华文脉的华彩新篇。

  更多内容,详见中共中国文联党组文章《书写文化强国建设的精彩文艺篇章》

  (策划:魏天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