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7:26:00
大道之行,开放而兴。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烟台自贸片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制度创新中破题攻坚,在扩大开放中链接全球,用稳外贸、稳外资“关键招数”破译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密码。
提速度、降成本
激活国际贸易新动能
日前,烟台海关关员对一批需要送往海关实验室进行检测的航空食品取样后,利用手机“样捷通”小程序一键下单,随后样品被加锁装入第三方送样车辆运往实验室。
“随着全球旅游业逐渐复苏,入镜游客流量逐步攀升,航空食品供应量也随之增长,口岸卫生监督和专项抽样送检等工作压力日渐增大。”烟台海关驻机场办事处旅检值机科科长张春波介绍,为尽量减少监管抽样对航食企业生产的影响,烟台海关通过“样捷通”小程序,由快递公司直接将抽检样品快速送往实验室,最大限度保证了企业生产工序流畅运行。
“‘样捷通’实验室检测样品运送模式”,是烟台片区联合海关针对跨境贸易货物样品送检难推出的一项制度创新举措,现已获海关总署创新备案并被批准先行先试。该模式改变了原有专人专车送检模式,实现寄件下单、样品封箱、施加关封、实验室样品接收等全流程“一站式”办理,整体样品送检时长压缩28%—30%,同城送检平均只需2小时,平均单个集装箱可节省企业物流成本约200元。
以新动能拓展贸易增量新空间。近年来,烟台片区聚焦通关、结汇、退税等关键环节,开展国际贸易全流程改革,不断提升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累计推出30项贸易便利领域制度创新成果获全省复制推广,推动货物全链条通关平均提速30%以上。
优服务、延链条
外商投资“门更大、路更宽”
“之前在一些国家承包工程、项目建设的时候,需要在境外缴纳不少税款,由于我们对印度尼西亚的税收政策完全不了解,是否交税、给谁交税、怎么交税都不清楚。”烟台金鹏矿业机械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张晓介绍,“通过税务局指导解读中印税收协定,帮助公司避免了印尼双重征税,目前公司的选矿机械、选矿技术服务已出口到全球70多个国家。”
近年来,随着“走出去”企业规模逐年上升,烟台片区针对境外投资过程中审批手续复杂、税收协定待遇享惠不足、合法权益维护困难等问题,相继推出境外投资审批“一站式”办理、国际税收服务“制度化”改革、涉外司法案件“全方位”护航等一系列举措,实现境外投资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压减90%,帮助先声生物等一批企业享受境外税收减免约3500万元、解决涉企纠纷超200件。
在开放中厚积活力,让外商投资“门更大、路更宽”,烟台片区既做“加法”,也做“减法”。围绕外资企业享惠中韩自贸协定诉求,烟台片区在全国率先推行关税减让享惠模式改革,探索进口商品原产地证书“一证多批”,帮助外资企业享惠率提升1倍,年均节省外企税款800多万元。
扩规模、探业态
日前,在烟台综合保税区进口铜精矿保税混配作业现场,两种不同品种共计重约4300吨的进口铜精矿正在进行混配作业,后续将运往江铜国兴冶炼厂进行冶炼生产。“2024年混矿业务同比增长5成以上,2025年公司将继续开拓新兴市场,全年计划进口铜精矿原料约90万吨。”江铜国兴(烟台)有限公司总经理都卫国表示。
铜精矿是现代工业的“粮食”。为缓解铜精矿资源供应链产业链供应趋紧态势,加快建设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烟台片区发挥综保区、港口战略资源叠加优势,围绕进口铜精矿全链条推出一揽子集成改革举措,助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创新经验被全省复制推广。
一手稳外贸、不断提高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一手促转型、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烟台片区通过制度创新“组合拳”,既应对短期挑战,又布局长期发展。
“以前,为了完成跨境电商商品的退货,我们需要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设置专用的仓库,完成商品的申报和分拣,运营成本高、退货周期长。”山东宏捷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报关人员吕双惠表示,随着跨境电商业务量的持续增长,这种传统的退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数量大、频次高的退货需求。
为此,烟台片区在综保区内创新设立退货中心仓,统一接收退货包裹,企业可将综保区外的商品接收、分拣、仓储等流程转移到区内,海关在仓内进行集中查验,符合退货监管要求的商品可重新上架销售,降低了跨境电商企业经营成本,助力更好地“卖全球”。
责编:童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