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21:53:00
新华社照片,北京,2025年4月3日
4月2日,在北京市瀛海镇一处交叉路口,瀛海镇文明祭扫工作人员为前来进行“水溶润祀”的群众提供指导。近年来,北京亦庄新城瀛海镇为镇域居民免费提供时空驿站、鲜花祭奠、水溶润祀和丝带祈福4项新式祭扫服务。
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万人思。每到清明时节,人们都会祭奠逝者,寄托哀思。近日,记者在北京城乡多地看到,部分市民在路边燃起火堆、焚烧纸钱。
火苗随风蹿动,“捎去”对先人的思念,却也引发人们对消防安全的担忧。连日来,北京通报多起祭祀烧纸引发的火情。据消防部门介绍,北京2024年共发生祭扫类火灾40起,今年以来也多次接报此类警情。
“烧个纸有那么危险吗?自己注意点不就行了?”部分市民如是说。记者走访中发现,一些市民选择在社区设置的铁桶中焚烧纸钱,有人随身携带一瓶水,烧完纸后将余烬浇熄。
记者也发现,还有一些人防火安全意识淡薄:有人紧邻草丛随地烧纸;有的火堆余烬未熄,人却早已离去。
春季天干物燥,经常刮风,火星随风飘散可能“出大事”。3月30日,44岁的女子张某在北京市朝阳区一路口冒风烧纸祈福,纸钱残火引发火灾事故,造成7辆机动车被烧毁、2辆被烧损。张某被依法刑拘。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朱小皙说,按照法律规定,不文明祭祀行为,如果引燃山火或绿化隔离带等,根据情节轻重,当事人将承担补林育林、修复生态环境、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或被处以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构成失火罪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首都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引导群众安全、有序、文明祭扫,今年清明,北京将安排人员于夜间高峰时段,在路口、绿地、广场、河道边等公共场所集中劝导随地焚香烧纸等行为,及时扑灭未熄灭的火堆,清理燃烧灰烬。
北京市有关部门在2025年清明祭扫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发出倡议——倡导采用鲜花祭祀、植树缅怀、家庭追思等方式,文明祭扫、绿色追思。
清明节是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但表达追思的方式应与现代文明相契合。情始于哀思,行当合于文明。望每一份思念都如春风拂过,不留灰烬,只生新绿。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