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章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驻村书记梁贵洪:初心如磐践使命 真情帮扶暖民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5:15:00    

在七星关区竹园乡歹鸡村,常能瞧见一个忙碌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和村民家里,哪儿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儿。这人便是竹园乡歹鸡村驻村第一书记梁贵洪。驻村近两年来,他一直带着村“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探寻适合本村的高质量发展路,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强村富民,做乡村振兴“引路人”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梁贵洪利用“人脉广、资源多、信息灵”的优势,在乡村治理、环境提升和文化建设等工作上,当起牵线搭桥的联络人,给歹鸡村引入各种优质资源。

歹鸡村改造后的文化广场歹鸡村改造后的文化广场

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根本。看到村里文化广场的地砖、栏杆因年久失修坏掉,梁贵洪主动联系派驻单位毕节建工集团,四处奔走争取上级资金。在集团董事长焦中华大力支持下,他争取到100万元,把村内广场、栏杆、围墙等基础设施全面升级。铺设了500平方米透水地砖,修复400米安全护栏,加固100米文化围墙,还修缮了1座古韵凉亭。村民黄河艳感慨:“以前广场坑洼积水,孩子玩耍老摔跤,现在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儿,过年过节办活动也有好地方啦!”从前坑洼不平的广场,如今变成村民休闲娱乐的“打卡点”,崭新的村容村貌让大伙乐开了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梁贵洪一边奔走,一边琢磨兴业富民新办法。一方面,他和村“两委”对接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校、贵州水钢技师学校等职业院校,争取帮扶资源,组织村民参加刺绣、电工、餐厅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针对村里核桃品种老化、效益低的问题,他请来市林业局专家指导,组织农户参加农技培训,内容包括核桃栽培、品种改良、密度调整和标准化管理等,帮农户提高种植技术,用“高接换优”技术改造4526亩低效林,核桃产量和品质都提高了。村民杨勇富捧着改良后的纸皮核桃,开心地说:“以前核桃品种不好,卖不上价,村里带着改良后,现在每斤能多挣2块钱,我家30亩地一年能多赚2万呢!”

歹鸡村核桃种植基地一角

善治善为,当和美乡村“合伙人”

乡村要振兴,基层治理得跟上。针对农村常见的土地纠纷、邻里矛盾,梁贵洪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 + 家庭主体责任”治理机制,和村“两委”组建网格服务队,通过“网格排查 + 流动调解”面对面疏导,带头化解矛盾纠纷。村民雷开举指着新栽的界桩说:“多亏梁书记帮我们划清地界,两家再没吵过架!”村里像占地、挡道这类小事常有,只要有类似苗头,梁贵洪就立刻处理,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就因为他对群众小事不敷衍,才赢得了村民信任。驻村以来,他一共化解土地纠纷、婚恋纠纷、家庭矛盾等23起。

同时,为破除陈规陋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梁贵洪带着村干部走村串户,开展移风易俗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等“文明新风行动”。通过开群众会、评选先进典型、发宣传手册和明白卡等方式,用身边正反案例,给群众讲大操大办、攀比浪费等旧习俗的坏处,呼吁大家从自身做起,反对铺张浪费、高额彩礼、厚葬薄养、恶俗婚闹,摒弃不良习俗,践行新规定、新风尚。2024年,评选出“卫生文明户”“爱心妈妈”等20多户。

枝叶关情,成服务群众“贴心人”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作为“第一书记”,梁贵洪知道自己不仅要管乡村发展,更得关爱每位村民。

本贵艳是村里脱贫户,想外出打工增收,可因要照顾小孩走不开。梁贵洪走访了解情况后,对接村里的盛丰华养鸡场,给她提供工作岗位。本贵艳说:“多亏梁书记给我介绍养鸡场的活儿,我负责投食管护,离家近能照顾孩子,每月还有3000左右收入。”像这样,梁贵洪帮本贵艳等8户脱贫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梁贵洪还为监测户李明亮落实低保帮扶,帮老人王正付修水管,帮村民李连军家申请危房改造,挨家核查适龄儿童入学情况……在他努力下,13户困难家庭解决生活难题,8户低收入家庭增收,22位村民提升就业技能,16位村民改善居住环境,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驻村以来,梁贵洪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来信任,用实干赢得口碑。他的笔记本记满村民的“急难愁盼”,手机存满了和群众的合影。面对夸赞,梁贵洪初心不变:“我只是做了一名驻村书记该做的,乡村振兴路还长,我会继续扎根这儿,和乡亲们把歹鸡村建成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乡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郑宇潇

通讯员 刘倩

编辑 汪瑞梁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

相关文章